米糠油(稻米油和玉米油之爭,你更喜歡哪個?)
走進超市食用油專區,滿麵撲來的都是各種品牌各種規格的玉米油,稻米油就顯得很寥落,散落在貨架不起眼的角落。不仔細看,估計很多人都不會看到,甚至都不知道還有這種食用油。
那麽,稻米油是什麽油?玉米油是玉米胚芽壓榨出來的油,稻米油是稻穀壓榨出來的油嗎?答案是否定的。千萬不要被“150千克稻穀隻萃取約1千克稻米油”這種話忽悠了,要看前半句話“好稻米油要選新鮮米糠為原料”。
稻米油,俗稱米糠油,上了年紀的人都知道米糠是啥東西,就是稻穀加工成我們吃的大米後的副產物。米糠經過物理壓榨或者浸出工藝,可以得到米糠油。
那麽一瓶稻米油,一瓶玉米油擺在你麵前,怎麽選擇呢?選擇哪個更好呢?
- 看質量等級
在上一篇文章《玉米油可以預防或減少心腦血管疾病,是噱頭還是確有其事?》中,我沒有提到質量等級的問題,是因為我去當地各大超市仔細查看過,銷售的玉米油質量等級都是一級,所以就不存在如何選質量等級的問題了。
稻米油,或者說米糠油,超市裏有不同質量等級的,在售賣。因此,我在這裏再提一下質量等級的選擇問題,就是一定要選擇一級或者特級的產品。
根據國家標準GB/T 19112-2003 米糠油,米糠油分為1~4四個級別。國家標準GB/T 19111-2017玉米油,玉米油分為1~3三個級別。一級質量最好。所以,如果有可能的話,請購買質量等級為一級的食用油。
- 看生產工藝
在上一篇文章《玉米油可以預防或減少心腦血管疾病,是噱頭還是確有其事?》中,我沒有提到生產工藝的問題,也是因為我去當地各大超市仔細查看過,銷售的玉米油都是壓榨工藝,所以就不存在如何選擇生產工藝的問題了。
事實上,不管國家標準GB/T 19112-2003 米糠油,還是國家標準GB/T 19111-2017玉米油,米糠油和玉米油常見的生產工藝有兩個,一個是壓榨法,就是直接用機械擠壓製取;另一個是浸出法,是利用溶劑溶解油脂,再精煉製取。
一般而言,建議優先選擇壓榨法工藝,其次才是浸出法工藝。因為不管怎樣,在浸出法製取米糠油或玉米油的時候,會加入一定量的溶劑,雖然根據國家標準,要求每千克成品油中的溶劑殘留量不能超過10毫克,但總還是存在的,多多少少對我們健康有點兒影響。
從目前我去各大超市查看的情況,和玉米油不同,米糠油基本都是浸出法工藝製取的。
這就意味著,我們普通老百姓在超市裏隨機買到的玉米油都是壓榨法工藝製取的,買到的米糠油或稻米油都是浸出法工藝製取的。所以,如果想買壓榨法製取的米糠油,可能會很難。但如果你買到了壓榨製取的稻米油,請一定要和我分享一下呀[作揖]。
- 看不飽和脂肪酸和植物甾醇含量
根據GB/T 19111-2017 玉米油和GB/T 19112-2003米糠油規定,玉米油中油酸(單不飽和脂肪酸)和亞油酸(多不飽和脂肪酸)含量分別是20.0-42.2%和34.0-65.6%;米糠油中油酸和亞油酸含量分別是40-50%和29-42%。由此可見,玉米油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亞油酸略高,而米糠油中的單不飽和脂肪酸油酸略高。兩者的不飽和脂肪酸總量基本相同。
植物甾醇的重要性,我已經在上一篇文章《玉米油可以預防或減少心腦血管疾病,是噱頭還是確有其事?》中講過了,再次不再贅述了。
因此,不管玉米油,還是米糠油,都建議選擇不飽和脂肪酸和植物甾醇含量高的。
- 看穀維素含量
穀維素,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,米糠中含量很高,這是看上去不起眼的米糠所特有的優勢。穀維素可以增強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,以達到降血糖的作用,還有抗炎、改善神經性頭痛的作用。對於神經衰弱和容易失眠的人來說,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額外的福利。
因此,血糖稍高或神經衰弱,晚上睡不好覺的人,可以考慮選擇穀維素含量高的米糠油(稻米油)。
- 看煙點
煙點是什麽呢?煙點是油加熱到開始連續發藍煙時的溫度。根據國家標準GB/T 19111-2017,一級玉米油的煙點大於等於190℃。國標GB/T 19112-2003,一級米糠油的煙點大於等於215℃。由此可見,一級米糠油的煙點要高於玉米油。同樣炒菜溫度,使用米糠油產生的油煙少一些。
- 結論
與玉米油相比,稻米油除具有玉米油的優勢外,還有穀維素含量高,炒菜油煙少的特點。美中不足的是,稻米油的生產工藝是浸出法,會導致少量的溶劑殘留。
現在,如果讓你選擇,你會選擇玉米油還是稻米油呢?歡迎給我們留言。
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,請點讚、收藏、評論、分享一下哦!
如果你也很在乎自己的生活品質,歡迎關注“平凡之佳”, 讓平凡的生活更有品質!
往期推薦:
玉米油可以預防或減少心腦血管疾病,是噱頭還是確有其事?
挑選醬油的4個誤區,快看看你占了幾個?
食鹽,今天你選對了嗎?請查收食用鹽挑選的小技巧
天啊!我可能正在用擦屁股的紙擦嘴巴?特附上餐巾紙的選擇攻略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评论留言